top of page

​第25卷第3期

以生態系服務概念發展都市公園景觀服務檢核工具

侯錦雄、楊曉婷、黃章展、謝宗恒

本研究以生態系服務概念為基礎,參考SITES、千禧生態評估、生態棲地因子與建築指標等相關評估方法,同時彙整近十五年的評估指標文獻,初步建構都市公園景觀服務檢核方法,本研究分別選取台中市舊社、北屯、健康公園三處超過二十年的都市公園作為指標檢核的操作示範,藉此了解三個公園的景觀服務機能,並檢討各項指標是否適用於都市中的公園。分析結果顯示,舊社公園具有優良的調節與支持服務、北屯公園具有較佳之支持服務,而健康公園具有優良的文化服務,但三個公園因興建時代較早,皆缺乏生產農園設施、節能設施與儲水機能、還有環境教育概念相關的活動。而在指標的檢討方面,本研究認為。在調節服務方面,因綠建築、綠能、水資源調節與廢棄物再利用指標都屬於近二十年內才公部門列入公園評估的的議題,因此適合作為相關單位對於新建闢公園的規劃設計規範。在支持服務上,綠地連接度的分析方法過去較無明確的標準,因此較難評估。建議未來應可考慮景觀生態學的概念,透過更多實證研究逐步修正指標。而在文化服務方面,環境教育的功能較為缺乏。若要加強文化服務功能,建議可將環境教育跟社區公共事務的培力工作進行結合。

結合GPS軌跡於遊憩承載量之評估

林晏州、游欽忠、張涵君、林寶秀

遊憩承載量對遊憩經營管理者至關重要,考量現今GPS應用的普及性,遊憩利用量與遊客擁擠感受的關係可透過GPS軌跡紀錄真實呈現。本研究以野柳地質公園為例,在遊客量部份,以入園計數資料與抽樣調查GPS軌跡,推估遊客於園區內的時空分佈狀況,擁擠感受方面以遊客問卷進行調查,再利用統計分析建立關係式用以推估遊憩承載量。研究結果顯示,園區內遊客分佈呈現時空分佈差異,遊客擁擠感受以女王頭最高,遊客人數愈高、擁擠感受愈高,並以不同擁擠感受推估不同情境下的園區遊憩承載量,研究結果可做為經營管理者策略擬定之參考依據,藉由管制女王頭景點人數,或控管遊客總入園人次,降低遊客遊園擁擠感受,並進一步結合GPS之應用,定期分析遊客行為模式。

從人民陳情案件探討公園綠地管理之優化策略-以臺中市為例

李苑寧、游欽忠、林寶秀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進行臺中市公園綠地陳情案件分析,以偵測陳情議題與變化趨勢,研究結果指出,在公園綠地管理全生命週期的四個階段,以「維護管理階段」是最常被陳情的階段,總件數達10,071件,佔總陳情件數的92.64%,平均每月約有187件陳情案件,顯見民眾對公園維護品質的關心。臺中市四大公園綠地類型中,「公園」是最常被陳情的類別,約佔總陳情件數的79.14%;在臺中市四大區域中,以「市區」最常被反映,其陳情件數約佔總陳情件數的89%,顯示越高的公園開闢率,陳情反映的機率越高,而越密集的人口也會使該區域有較高的陳情件數。進一步採用專家訪談法,精鍊「規劃評估階段」、「設計說明階段」、「工程施作階段」、「維護管理階段」之課題與優化策略,透過由下而上的意見反映,試圖解決公園綠地全生命週期的管理問題,提升公園綠地的品質,進而提升民眾滿意度以降低陳情件數。

​第25卷第2期

農村牆面彩繪對農村意象與環境美質之影響研究

張淑貞、邱延貞

近十多年來,台灣在相關計畫的推動及媒體報導效應下,許多農村相繼以彩繪來進行環境營造, 彩繪雖讓不少社區爆紅成為熱門景點,但同時也引發了彩繪內容偏離了社區的特色、忽略地方文化、 缺乏環境美學思考等批評聲浪。鑑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農村牆面彩繪對農村意象與環境美質之 影響。本研究將農村彩繪類型分為「3D互動式彩繪」、「原創插畫彩繪」、「卡通動漫彩繪」與「農 村風景彩繪」等四類,並以廣泛拍攝方式收集台灣中南部農村牆面彩繪照片,最終選定32張照片作為 正式受測照片(每種彩繪類型各8張),並請受測者觀看照片後填答其對農村意象與環境美質之感知。 受測樣本收集採用網路及傳統問卷調查,有效樣本共476份(網路236份、現場240份)。本研究結論: (1)紅磚牆面應保留原貌即可呈現農村意象與環境美質,較不適合加以彩繪;水泥牆面則可適度加以 彩繪,但彩繪內容應與農村風貌或在地人文有關,並且注意繪製技巧與品質。(2)彩繪類型中以「農村 風景彩繪」最能同時展現具農村意象與環境美質,而「卡通動漫彩繪」則是農村意象與環境美質均偏低的類型。

審計新村遊客之懷舊情感、體驗價值與場所依戀之關係

李彥希、張家語

本研究旨在探討遊客在審計新村中懷舊情感、體驗價值與場所依戀之關係,並提出針對老屋活化再利用之空間營造上的具體建議。本研究選用問卷調查法作為調查工具,採用便利抽樣於現地發放問卷,共計回收377份有效樣本,以SPSS21.0統計軟體進行問卷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社經背景的遊客在懷舊情感、體驗價值與場所依戀上部份具顯著差異;懷舊情感會正向顯著地影響體驗價值;懷舊情感會正向顯著地影響場所依戀;懷舊情感會藉由體驗價值中介作用正向顯著地影響場所依戀。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經營管理與後續研究建議,供相關單位參考。

都市人行環境空間封閉性對時間知覺之影響

黃振寧、張伯茹

雖道路長度與步行時間無法改變,但若透過影響人體時間判斷機制也許能改變認知步行時間。過去研究發現人體受到外在刺激時改變自身情緒狀態、注意力時,時間的感知會產生扭曲的現象。本研究模擬人行走於不同封閉感之街道,透過觀看VR影片第一人稱行走中的視角測驗人是否在時間感、情緒狀態上產生變化。研究結果顯示,情緒狀態對時間感上的影響,在高或低喚起度與高或低愉悅度構成的四類型情緒狀態中,持續時間判斷皆呈現高估。在時間流逝速度判斷中與喚起度、愉悅度呈現正向線性關係。在不同封閉性空間中則觀察到,受測者在持續時間判斷中沒有不同,皆呈現高估時間狀態,而在時間流逝速度上則是封閉性高的空間感到時間流逝慢於低、中封閉性空間。

​第25卷第1期

台灣地區綠屋頂對太陽能板熱性能及發電量之影響

方智芳

太陽能是當今最重要的綠能之一,然而太陽能板(簡稱 PV)卻因環境高溫及熱循環而降低發電 效益,甚至造成 PV 失效(故障)。因此有學者提出以綠屋頂搭配 PV,可降低 PV 溫度,並提高發 電量。但亞熱帶地區的實測研究尚屬缺乏,因此本研究將探討 PV 在綠屋頂上的熱性能及發電量。 本研究在綠屋頂上設置實驗組,包含長草區及短草區,在水泥隔熱磚屋頂上設置對照組,共有長草區 (簡稱長草 PV)、短草區(簡稱短草 PV)及水泥屋頂區(簡稱水泥 PV)三種處理。在三種處理上 分別設置 3 片 PV,測量面板溫度及發電量。在 2020 年夏季共進行80 天的實測。研究顯示在有澆 灌的狀態下,長草 PV 背面溫度比水泥 PV 最多可 低 5℃,短草 PV 最多可低 10℃。但在無澆灌 狀態下,長草 PV 的背面溫度比水泥 PV 最多高 5℃,短草 PV 最多可低 1.7℃。在有澆灌時,短 草 PV 的降溫時效僅有 30 分鐘,短草 PV 的降溫時效可維持一整天,其中又以澆灌後 120 分鐘內 的效果最佳。將三種處理的背面溫度進行變異數分析,得知在有澆灌情況下短草 PV 的背面溫度顯 著低於水泥 PV 及長草 PV。但在無澆灌情況下,短草 PV 及水泥 PV 背面溫度顯著低於長草 PV。 
將三種處理的發電量進行變異數分析,得知無論澆灌與否,水泥 PV 的發電量皆高於短草 PV 及長 草 PV。雖然綠屋頂會降低太陽能板的發電量,但在提供澆灌時,短草綠屋頂能顯著降低 PV 溫度。 因此建議綠屋頂 PV 應配置低矮的植被,並適時地澆灌,將可降低 PV 溫度,減少 PV 失效的機率。

愈愛愈複雜?複雜性與景觀視覺偏好之因果關係再檢視

姜雲、郭怡君、鄭佳昆

複雜性與偏好之關係在心理學領域已經證明有因果關係存在;在景觀領域中,複雜性已被發現是 影響景觀視覺偏好的重要因子。然而,近期心理學研究卻指出反向因果的可能性,也就是偏好有可能 影響感知複雜性。過去一些研究認為情緒喚起和情緒向性會影響選擇性注意力和視覺處理,導致較偏 好的圖片會被認為更複雜。本研究認為這樣的現象在景觀領域也應該存在;因此,以景觀照片對受測 者進行偏好與感知複雜性的評估,並藉由客觀的複雜性測量方法分析三者間之關聯。研究結果顯示, 雖然偏好與主觀複雜性無顯著相關,不過客觀複雜性與偏好、主觀複雜性皆為中度相關。故可推測兩 種複雜性對於偏好有不同的效果及關係,以客觀複雜性作為景觀偏好的前置因子較為適合。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在環境規劃中應用:基隆中濱社區的案例討論

丁志堅、曾慈慧、謝炳睿

本研究企圖透過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PPGIS)的投入,以解決社區營造中環境決策過程的困境。研究使用訪談與參與式觀察方式,記錄PPGIS 應用於社區環境規劃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研究發現因民眾對資訊科技的好奇,能增進 民眾參與的興趣和動機;此外,規劃專業者藉由PPGIS引導的討論過程中,能深刻掌握民眾的想法, 對規劃成果更具信心,最重要的是規劃專業者扮演主動積極的引導角色,民眾參與的能力也因此得到 提升,更促成彼此的互信合作關係,進一步體現了參與式規劃潛在的社會教育目標。PPGIS對基隆的 社造工作推動是全新嘗試,因故吸引眾人的目光,不論是公部門決策單位或是其他社區夥伴皆給予正 面肯定及期待,不難察覺這群規劃專業者或社區工作者,因對著資訊技術的肯定產生了社區環境實踐 的優勢。本文發現透過PPGIS投入社區營造工作更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使得民眾參與社區事務得到 更進一步的賦權。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