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24卷第4期

從生態電影中探討影響自然連結之因素

林染、蔡宇平、張俊彥

自然連結是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一個概念,同時也是生態電影所表達的主題,由於電影對現實世 界的表達更為直接和客觀,因此本研究將利用電影中對於人與自然關係的影像化描述,分析劇中人物 如何在與自然的互動中與自然產生連結,並著重在不同的環境與互動類型,探討促進自然連結的自然 環境和自然體驗。本研究共選擇了6部電影,從中截取33個片段。利用質性分析軟體標註景觀元素、 互動類型以及人物感受並依據其特質進行分類,了解這三者之間的對應關係和自然連結形成的脈絡。 結果顯示,自然環境、自然體驗、個人獨處和社會互動是影響自然連結建立的四個重要因素,自然連 結即是在這些因素的多次共同作用下建立的。

台灣產業觀光體驗行銷感知、體驗價值與忠 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南投茶二指故事館為例

郭彰仁、邱于慈

體驗經濟時代的來臨,台灣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帶入觀光業,使遊客進而了解產業背後的實質意 涵。本研究欲探討遊客透過Schmitt (1999)提出的體驗行銷所接收的訊息,以提升體驗價值進而了解遊 客參與過後對於此遊憩景點之忠誠度為何。本研究共回收417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體驗行銷 感知對體驗價值具有顯著影響;體驗價值對忠誠度具有顯著影響;不同遊客的背景屬性對體驗行銷感 知、體驗價值及忠誠度部分具有顯著差異;體驗價值對體驗行銷感知及忠誠度具有部分中介效果。透 過本研究可發現體驗行銷感知有助於增加遊客的價值感受,亦可了解在觀光體驗活動後之感受程度 會影響忠誠度。

建構感知親生命性設計於環境體驗之概念架構

洪詩涵、張俊彥

親生命假說(Biophilia Hypothesis)是指人類具有親近自然及生命體的本能,而親生命性設計強調 將自然融入建成環境,進而促進生心理健康之效益。上述的論述呼應環境心理學及東方傳統環境氣等 探討環境屬性、特徵與人互動關係之概念。目前親生命性設計僅著重於概念上,尚未發展評估項目, 故本研究從親生命性設計理論,試圖精準地理解概念與含義後,採用專家小組、景觀專業者及非專業 者語意及用字校正,將Kellert、Heerwagen 與 Mador (2008)提出72項環境特徵與元素萃取57項,建構 59題評估建成環境中感知親生命性設計的項目。這項研究的貢獻為提出感知親生命性設計項目,測量 人感受到之環境屬性、特徵與元素及其體驗,藉由感知體驗對環境評估的方式,能應用在實質景觀與 環境規劃及設計方面。

第24卷第3期

遊客客家襲產旅遊區懷舊意象與重遊行為意 圖之研究–以新竹北埔為例*****

林宗賢、劉沛瑜、王維靖

本研究的目的為探索遊客對客家襲產旅遊區懷舊意象的內涵,並進一步了解認知與情感懷舊意 象與重遊意圖的關係。透過自填式結構問卷量化北埔襲產旅遊區的懷舊意象,研究結果顯示,遊客的認知懷舊意象包括「真實展現」與「念舊懷想」兩個構面;情感性懷舊意象則包括「自豪感恩」、「和 善親近」、「歡喜愉悅」與「舒暢解脫」四個構面;分析結果進一步呈現,認知懷舊意象對北埔客家 襲產旅遊區重遊意圖影響較大,且藉由情感性懷舊意象來影響重遊意圖,上述研究成果暗示遊客對實 質物件或有形襲產的認知是引發重遊襲產旅遊區的誘因,突顯管理單位對襲產旅遊區中文化展示規 劃的重要性。

城市夜未眠-眺望夜景空間特性與景觀偏好、療癒知覺關係研究

李素馨、謝怡倩、黃宣霈

近年台灣眺望夜景蓬勃發展,本研究探討觀景點立地空間特性,及觀賞景觀偏好與療癒知覺之關 係。研究首先收集台灣熱門116處眺望夜景餐廳和觀景點,以衛星影像定位空間資訊,包括高度、分 布、距離分析空間特性與觀賞夜景內容特色;第二部分選出20個眺望夜景點拍攝觀賞夜景,探討眺望 夜景空間特性與觀賞者偏好、景觀療癒之關係。研究發現(1)眺望夜景觀景點的位置多位於海拔高度 68至857公尺之間,與觀賞城鄉的相對高度以200多公尺為多,距離多超過100公尺,多位於山地與平原交會處山坡,觀賞內容有城鄉夜景、地標建築、高架道路、飛機等交通景觀。(2)景觀偏好與療癒性 具高度相關,顯示眺望夜景可能具有療癒身心的功能。(3)偏好程度與相對高度、觀看聚落人口數量、俯角等呈現正相關。(4)偏好之夜景為燈光亮度高、視野開放、非扁平狀之夜景;而動態景觀、地標建 築、高架道路具有加分效果,(5)最後綜合整理出最佳夜景觀賞模式和觀景點規劃策略。

環境感知危險的影響因子之再檢視 —情境與環境隱匿之關係探討

郭怡君、鄭佳昆

在景觀偏好相關研究中,感知危險是十分重要的議題。而在影響感知危險的因子,又以 Appleton(1975)所提出的眺望(prospect)與藏匿(refuge)和Nasar後續發展的隱匿(concealment)與囹圄 (entrapment)最具代表。Nasar定義隱匿為,為罪犯提供之藏匿處,一般多將其視為與藏匿一樣是種環 境特性。然而就其定義而言,當受測者不認為此處具有罪犯時,測驗出的隱匿便可能與實質情況有所 差異。因此本研究重新檢驗隱匿的形成條件,並探討具攻擊意圖事物的存在對環境感知危險與隱匿兩 者的影響,以及隱匿及情境對環境感知危險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情境對隱匿的評價造成影響,並進而影響感知危險。此外情境對感知危險的影響受 隱匿完全中介,當兩者同時存在時,情境對感知危險的影響將被隱匿完全解釋。由本次研究可知,隱 匿受到環境物理條件及心理評價共同影響,因此後續研究須注意受測者心理評價的一致性或對其進 行控制。

第24卷第2期

以聯合分析法探討中高齡者對 鄰里公園環境屬性的偏好

蔡承宏、張伯茹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及活躍老化、高齡友善城市等概念可得知都市綠地對於人類晚年生活扮演了 重要角色,資源有限,縣市政府在分配預算至每一個鄰里公園時所剩的資金固然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 公園整體的改善,本研究以聯合分析了解中高齡者對鄰里綠地空間的哪些環境屬性更為重視或需要, 以建立未來進行公園改善項目的優先順序。研究結果發現中高齡者到訪鄰里公園時最在意夜晚照明 程度(相對重要性27.156%)、其次為廁所有無(相對重要性12.215%)、喬木所形成的陰影(相對重 要性10.007%)。期望本研究結果未來可應用於進行鄰里公園新建或改善時參考,將資源最有效地運用。

園藝治療對亞斯伯格兒童之介入成效:多重個案研究

巫潞琳、陳惠美

本研究針對亞斯伯格之特性設計園藝治療活動介入。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園藝治療對於亞斯伯格 之活動吸引力、評估園藝治療對於亞斯伯格在社會互動、情緒障礙、刻板與侷限興趣、感官異常、精 細動作不靈巧五大核心症狀之改善效果、探討園藝治療與其他輔助療法之差異。採取多重個案研究法, 徵選五位小學中、低年級個案參與為期十週之園藝治療活動,並透過個案調查與家長訪談評估活動效 益。研究結果顯示,園藝活動對亞斯伯格兒童具有吸引力,而且亞斯伯格兒童偏好感官體驗活動;十 週園藝治療介入確實能改善亞斯伯格兒童的社會互動、情緒障礙、刻板與侷限興趣、感官異常,但對 於精細動作不靈巧並無明顯改善。園藝治療與其他療法的差異在於溫和自然與動手創作。

環境複雜性與一致性對偏好影響之再檢視

程鈺絜、鄭佳昆

在景觀研究領域中,最常被用來探討環境偏好影響因子的理論是Kaplan & Kaplan (1989)的環境 訊息因子理論,該理論認為複雜性對環境偏好有正向影響。然而回顧過去探討複雜性與偏好的相關研 究可發現,複雜性與偏好的關係仍未有定論。參考過去文獻後,本研究認為關係不明的原因有二:一 是複雜性與一致性之間可能有交互作用,進而造成複雜性與偏好之關係變動;二是環境偏好可能需要 再細分為不同構面,而不同的偏好構面與複雜性可能有不同關係。由前述原因帶出研究問題為:1. 複 雜性與一致性的交互作用是否影響複雜性與偏好的關係? 2.不同的環境偏好構面與不同複雜性關係是 否不同?本研究以相片問卷探討不同景觀的一致性、複雜性對偏好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複雜性與一 致性雖會影響偏好,但之間並無交互作用;結果也顯示不同的偏好與複雜性構面、一致性之間的關係 會有所不同。本研究結果表明了景觀的複雜性本身可能具有不同的層面,因而與景觀偏好有不同的關 係,值得進一步的探討。

​第24卷第1期

探究立交橋下公共空間物質環境 對休閒行為發生的影響

張可、胡⼀可

將立交橋下消極空間轉化為可供市民日常休閒活動的公共空間是節約城市土地資源的重要發展方向,本研究旨在論證開闢橋下公共空間在當今城市發展進程中的意義,尋找橋下公共空間內對休閒行為的發生產生影響的物質環境因素並探究其影響程度。選取天津市中心城區內7座立交橋作為研究 對象,利用現場踏勘、統計訪談、行為注記等方法進行數據採集,並從中篩選有效數據進行分析。分 析結果顯示,橋下公共空間具有較強的研究可行性;立交橋橋體結構的遮蔽功能使橋下公共空間在降 雨天氣時展現出優於其他類型城市公共空間的活動氛圍;應當視橋下實際情況選取不同層面的策略 對公共空間進行優化。

景觀工程的社會爭議與衝擊

李靖童、凃宏明

本研究目的為透過新聞內容分析法探討社會大眾經常關注哪些景觀工程的爭議與衝擊,藉此反 饋未來景觀工程如何減少工程爭議,以助提升觀光遊憩品質。本研究利用新聞內容分析法進行資料蒐 集與分析,以「景觀工程」為關鍵字進行資料庫搜尋,分別於蘋果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和自由時 報之電子資料庫,搜尋過去十年的報導資料(2009至2018年),最後納入分析篇數共325篇,本論文 主要分為爭議及正負面影響兩項議題。研究結果顯示景觀工程經費爭議、工程招標發包爭議、工程施 工中爭議、工程設計爭議、負責單位監督爭議為五個爭議面向,其中以工程施工中爭議與工程設計爭 議為主。景觀工程造成的衝擊類目中,以正面衝擊報導多於負面報導,以觀光和社會效益正面報導為 多,負面衝擊則以生態與文化資產破壞為主。

「異托邦」視角下之鄉村信仰性公共空間研 究——以仙遊縣樟林村為例

鄭志強、周融駿、鄭志偉

在中國大陸傳統的鄉村社會中,民間信仰是鄉村治理及構建鄉村社會秩序的重要媒介,宮廟、祠 堂等既是開展民間信仰活動的場所,又是村民們日常生活中娛樂、交往的公共空間。在福建等東南沿 海傳統鄉村中存在著大量的宮、廟、祠堂等信仰性空間。這些空間與當地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是鄉村社會中宗教、祭祀、教育及娛樂等活動的重要場域。傳統鄉村中的歷史文脈透過信仰性空間得 以傳承,信仰性公共空間也因此成為了構建鄉村地方感的重要物質載體。然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 代背景下,鄉村信仰性公共空間日漸衰落。鄉村信仰性公共空間是鄉村社會活動及產生社會關聯的重 要場域,其保護與傳承成為了鄉村振興的重要面向。為了深入瞭解鄉村信仰性公共空間的空間功能、 性質,及其空間中蘊含的豐富的意涵。本研究以具體鄉村為案例,以空間型構法則(space syntax)與 非參與式觀察、深入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對其進行深入剖析。透過空間型構分析,研究表明村落中的信 仰性公共空間具有較強可及性與公共性;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分析顯示:(1)鄉村信仰性公共空間具 有Foucault「異托邦」之特徵,是現實社會空間的有效補充。(2)鄉村信仰性公共空間具有領域限制, 其領域限制性影響到了現實社會中村民的日常生活及行為。(3)鄉村信仰性公共空間具有政治性, 它是鄉村社會治理的重要媒介,權力透過它對村民進行治理與規訓。(4)鄉村信仰性公共空間的衰 落,表明了傳統鄉村社會結構和社會關聯的逐漸瓦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