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19卷第4期

地點意義對設施色彩環境適合度之影響

鄭佳昆、李盈婕、沈立

適地適性的設施配置一直是景觀規劃設計的重點,而設施物的色彩更是影響環境觀咸的重要因子。然而色彩環境適合度的相關研究及準則多著眼於視覺上的適合程度,較少考慮地點的功能與意義上的影響。因此本研究之目的便是為了暸解自然環境中設施色彩環境適合度的評估除了受視覺調和的影響外,是否也會因為地點意義之不同而改變色彩適宜性的評估。本研究以電腦模擬不同色彩之涼亭於相同背景之景觀照片,利用網路問卷讓受測者進行色彩環境適合度評估。受測者評估時,所觀看的景觀照會被隨機標示為代表不同開發程度的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風景區、遊憩區、或無標籤等五種處理。研究結果顯示,涼亭的色彩之環境適合度及景觀偏好確實會因地點標籤之不同而有所差異,以遊憩區最高而風景區得分最低;但是色彩與標籤問並沒有顯著的交互作用,表示硏究中所使用之色彩並沒特別適合用於某些地點標籤;而不同地點標籤所適合或偏好的涼亭色彩種類多寡並沒有明顯差異。研究同時也發現當受測者越同意景觀符合所賦予的標籤時,對設施色彩的環境適合度及偏好會越高。本研究初步証明了地點意義對於設施物色彩環境適合度及偏好的影響力,相關結果將可應用於環境色彩計畫或是環境影響評估之中。

鄒族部落意象轉變歷程之探討—以阿里山逵邦地區為例

李美芬、謝宗恒、王俞淵、顏宏旭

本研究旨在探討阿里山達邦地區鄒族部落意象轉變之歷程內涵。研究以阿里山達邦地區為研究場域,採質性之研究方式進行資料蒐集,以滾雪球抽樣法針對鄒族部落耆老及文化工作者進行深入訪談,並與鄒族歷史進行比較,釐清達邦部落意象變遷之歷程。硏究發現,逹邦鄒族部落意象轉變歷程主要分成行為、信仰、傳承、建築形式、產業結構及族群價值觀六個主要範疇,各自產生轉變時期皆有不同,轉變之結果也各異。研究分析結果顯示造成部落意象轉變之原因以宗教信仰、經濟需求及政策發展之範疇為主,故硏究建議,因應當今漸增的觀光趨勢,可透過經濟活動與政策引導,妥善管理部落文化與特色,加強居民對於自身文化之認同與保存,讓不同族群更尊重彼此差異。

綠色校圜對國小學童身體活動量影響之初探

傅馨柔、曾慈慧

許多關於健康與環境品質的相關研究顯示自然環境對兒童健康與身體活動量的重要性。校園是兒童進行身體活動的主要場所,然而國內卻少有研究探討校園環境自然度與兒童身體活動量的關係。本研究以「西雅圖綠因子」(Seattle Green Factor)作為指標,依照班級數目及校地面積各抽取四等級中的某一國小進行樣本抽樣,透過遙測及實地勘查四所國小的共同表面型態,並利用專家評估法得出共同表面型態之綠因子權數值,以全球定位系統和心跳運動手錶作為測量儀器,搭配問卷紀錄學童基本資料、戶外活動時間、頻率,以及本研究發展的身體活動量問卷,結合校園綠因子指數進行分析。本研究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綠因子指數在兒童總身體活動時間與從事某些活動程度中並沒有量化趨勢上的差異。二、於高綠因子指數國小就讀的兒童,在體育課參與、下課活動總秒數與不同程度身體活動量活動時間中均對健康呈現較高的正面影響。三、校園綠因子指數與身體活動量呈現正向關係的國小除了樹木眾多外,部分開放表面型態、運動場與草坪面積佔總面積比重高,有助於提升身體活動量。

應用景觀生態學探討都市綠地空間之變遷

蔡岡廷、謝逸晴

都市土地利用變遷對自然綠地空間環境造成衝擊,過去研究探討都市化土地利用對自然環境衝擊,多以單一環境指標探討,較無法了解全面性的衝擊,不易掌握環境衝擊的空間特性。近年來隨著台中市的快速變化導致綠地空間的破碎化,而使得綠地空間在都市中的功能逐漸喪失。本研究將綠地空間變遷量化,分析變遷後綠地空間景觀生態意涵和功能。依據國土利用調查分類標準調査綠地建置空間地理資料庫。應用景觀生態學景觀生態指數對綠地空間做定量描述。應用1993年和2009年台中市綠地空間地理資訊系統,進行都市空間梯度分析,探討都市景觀變遷。研究結果顯示空間梯度分析可將都市化的空間模式數量化,並確切確認都市化中心位置。

​第19卷第3期

崩塌地既存樹木保留之群落拓展研究

林信輝、蘇郁婷

本研究為探討崩塌地保留既存樹木對於孔隙森林化之影響。 除調查林木擴展情形與外來草種影響外,並以原保留三株既存樹木之蘇樂野溪崩塌地區塊作為研究範圍,探討植群拓展機制;現地因羅滋草強勢生長,唯有保留木週邊形成一縱軸40M、橫軸30M的樹林群落;研究中利用各年代綜合優勢度指數(Summed Dominance Ratio)比較當地族群變化;使用ArcGIS進行正射影像圖分析其擴張趨勢;藉由現地調查得知,該區塊共種樹種,依現地森林群落分佈調查、土壤潛在種子分析等綜合判斷,樹林群落之拓展機制應包括母樹林天然下種、生長基地之微氣候改變效應及鳥獸間接促進種子入侵生長有關。崩塌地保留既存樹木可發展成樹島,加速演替速率及森林化歷程達到植生復育成果。

探討水體不同類型尺度對受測者心理感受之影響

葉婉柔、歐聖榮

本研究目的乃在深入了解不同的水體型態變化是否影響受測者之心理感受,本研究根據過去相關研究指出自然環境被賦予所有註意力恢復經驗的必要功能,並利用注意力恢復理論提出「具有註意力恢復效益」的景觀環境之四項恢復性環境特徵,包含遠離日常生活、延展性、魅力性及相容性。本研究主要刺激源為視覺刺激,硏究設計從水體景觀元素之構圖形式切入,透過焦點團體法依據不同「類型(流水、落水、噴水、滯水)尺度(大、中、小)」進行刺激源相片之挑選並訂定挑選之方法及準則。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經便利性取樣後,共獲得121份有效問卷。 研究結果發現各類型中之「中尺度」水景照片具較高的注意力恢復效果,水景相片中整體注意力恢復效果最好的類型為「滯水」。研究證實受測者對不同類型、尺度水景之間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且本研究所訂定的挑選相片準則,可明確作為水體景觀之類型及尺度的分類依據。

以眺望、躲藏、脫逃評估安全知覺之類型—以國小校圜為例

張淑貞、何曉萍

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是學校最基本之條件,目前有關校園安全維護的策略,大多忽略了「空間」面向。根據環境犯罪學觀點,空間環境雖不會直接造成犯罪,但往往扮演著誘導及提供犯罪的機會;而犯罪恐懼感就是人們對危險環境的一種反應機制。 因此,若能了解校園內哪種空間特質會影響安全知覺,將有助於透過環境設計來提升安全感和預防犯罪。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眺望」、「躲藏」、「脫逃」等三種空間特質是否會交互影響安全知覺,並提出以此三因子評估受害者安全知覺之類型。 本研究以台中市某一國民小學校園做為實證基地,以照片評估方法來測量學童安全知覺,有效樣本共351位。研究結果顯示:(1)眺望、躲藏、脫逃對安全知覺具有顯著交互影響,可知人們對環境安全感知的判斷,同時會受到此三項空間特質的影響,並非僅受到單獨一項或二項 因子之影響。(2)眺望、躲藏、脫逃的高低對安全知覺具有顯著差異,其中眺望高、躲藏 低、脫逃高的環境給人的安全感最高。(3)以眺望、躲藏、脫逃的高低組合提出一個可評 估受害者安全知覺之類型,安全等級可分為五種:最安全、中度安全、中度不安全、不 安全、最不安全。

鄉村景觀偏好之影響因素探討

郭彰仁

本研究主要探討居民對鄉村景觀偏好的認知、影響景觀偏好的因子及居民個人背景屬性對偏好的差異,硏究結果顯示,管理性、連貫性、擾亂性、歷史性、視覺規模、意象性、複雜性、自然性和短暫性與鄉村景觀偏好有顯著相關;而性別對、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職業、居住時間和是否受過美學教育的不同其對鄉村景觀不同類型之偏好部分皆有顯著差異;其中意象性對於鄉村景觀偏好之影響最大。雲林縣擁有多種鄉村風貌、自然資源、深層文化意涵。本研究認為瞭解居民對於在鄉村特有文化產業之下,所塑造的環境景觀認知,對於後續在地方的建設及景觀規劃上較能符合居民的期待與需求。因此探討鄉村景觀偏好影響因素,對後續鄉村風貌建立具有在地特色的鄉村景觀是相當重要。

​第19卷第2期

檢測決策型態及其在遊客渡假意圖的角色-以台中市居民為例

王維靖、林宗賢、曾貴群、黃彥綾

本研究的目的為嘗試瞭解國內遊客的渡假決策型態構面及其在遊客渡假意圖的角 色,針對399位台中市居民進行便利抽樣調查,從探索性及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渡 假決策型態包括「深思熟慮型」、「分享/聯想型」、「消極規劃型」與「焦點策略型」 四個構面,其所組成之模式具有良好的適配度及信、效度。 上述研究暗示國內遊客渡假 決策型態具有多面向的內涵,經營管理者可針對不同渡假決策型態遊客設計不同行銷策 略。

場所拼貼:澎湖居民與遊客的意象地圖

侯錦雄、黃綉涵、高育芸

旅遊場所意象的形塑,目的在於能夠展現出有別於與其他旅遊場所的特色,不但 能突顯出當地居民的願景,同時也吸引遊客重遊和誘發潛在遊客前來。 因此,了解內居 者與外來者對旅遊場所的意像是必要的。 本研究以圖像輔助深度訪談六位澎湖居民與六 位遊客,從各別的圖像描述內容抽取受訪者深層的的想法,最後拼貼出居民與遊客的意 象共識地圖。 研究歸納居民與遊客相同的意象包括:「獨特自然意象」、「度假休閒意 象」、「媒體行銷意象」、「島民生活意象」;而相異之意象為「島民文化意象」、 「特殊氣候意象」、「新鮮美食意象」、「新奇探索意象」、「島民精神意象」。 藉由 意象的同異之處,提出實質上的建議:1.相同之意象為澎湖自明性所在,建議地方建設 與行銷策略應積極維持澎湖原始的自然美景與生活文化,以渡假休閒為發展主軸,取代 趕行程的觀光模式以提升旅遊品質,並有效運用媒體行銷的力量;2.相異之意像是一種 未來可被形塑的潛在意象,建議地方在旅遊淡季適時投入體驗活動以拉長觀光季。

大型活動之城市意象塑造與城市行銷—遊客對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知覺效益之研究

陳惠美、劉喜臨

舉辦國際大型活動是城市意象塑造與城市行銷的重要策略。 本研究主要探討遊客對 2010年臺北花博的活動態度、活動效益認知及其對臺北的城市意象。 研究方法主要以現 地問卷調查來蒐集國內外遊客意見。 結果顯示國內外遊客對於花博整體滿意度相當高, 且兩者對於活動設計、活動環境以及活動服務之態度也相當正面;這些因素也正面影響 其活動滿意度。 國內遊客對於花博在國際形象、觀光收益、產業發展和社會文化之多元 效益有高度評價,尤其對提升國際形象最為贊同;這些效益認知也影響其對臺灣未來繼 續舉辦國際大型活動之支持。 另外,參訪花博也讓國內外遊客對臺北市觀光意象良好, 對城市的觀光資源、環境設施、服務品質以及社會氛圍都有高度的評價;這些意像也會 正面影響其在臺北城市旅遊的滿意度。

台灣民眾景觀美感素養之研究

李彥希、顏宏旭

在景觀評估之研究,過去主要針對景觀環境的屬性或是景觀元素去了解人們觀看景觀環境後所產生的心理感受程度,在觀看者或專業者部分之景觀美感素養之探究與分析仍付之闕如,而環境景觀美感的提昇,不僅專業者必須具備良好的景觀美感素養,一般民眾的景觀美感素養可能更是環境景觀美感提升的關鍵因素。因此,本研究以文獻回顧建構景觀美感素養之向度與因素,確立各層級因素後,再運用層級分析法訪談景觀之學者與專家,並以Expert Choice 11之軟體分析「景觀美感素養」評估指標之相對權重,以做為測量民眾景觀美感素養之權重分數。由研究結果可知,台灣民眾景觀美感素養自評的平均分數為3.36,百分分數為67.22分,而從統計分析結果中可知,43-62歲(中壯年)、個人月收入五萬元以上、目前居住在都市、曾有住過農村經驗的民眾其景觀美感素養較好;而就讀相關領域(自然生態、景觀建築及人文藝術)、曾從事景觀工作的專業者也明顯具有較佳的景觀美感素養。另外,最常接觸自然生態、景觀建築及人文藝術之民眾,且對其愈有興趣的民眾其景觀美感素養的表現也就愈佳。未來在景觀美感素養之養成與教育上本研究建議下列六個方向:(1).啟發體驗美感情感之感受、(2).提昇景觀良劣判斷之能力、(3).提供體會自然美感之機會、(4).培養相關領域知識之興趣、(5).深化相關領域知識之推廣,及(6).重視創意思考能力之教育。

​第19卷第1期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生境品質評定模式與生態復育策略

吳佩玲、黃章展、侯錦雄、陳嘉欣、李欣容

政府開放大陸觀光客政策加上觀光遊憩設施的興建等因素,2005年至2011年到日月 潭觀光的年遊客量驟增,且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預測未來遊客量可能持續增加。 隨 著遊客量增加,觀光旅遊相關設施的興建與大量遊客從事遊憩活動皆可能對於當地環境 造成更大衝擊,影響當地生物棲地的品質,因此,如何有效進行管理以維護生態環境的 品質乃是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的重要議題。 本研究的目的在運用生境面積指數(Biotope Area Factor, BAF)架構,評估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現況BAF值,做為當地生態環境品質的 指標,並依據評估結果研擬生態復育策略。 本研究結果呈現出各土地使用分區BAF現況 值,日月潭潭邊開發區水社、伊達邵商圈以及車埕、水里、魚池聚落的BAF值較其他土 地使用分區低,建議開發區可利用三維空間綠化改善生境品質,並依據內部敏感地區與緩衝區進行管制策略擬定。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可依據各土地使用分區之BAF現況值判斷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生境品質,作為提升棲地品質、訂定開發許可審核標準以及其他經營管理計畫的參考依據。

以地理加權迴歸模型之空間分析探討都市公園之寧適效益

陳章瑞

都市公園的寧適效益可資本化入周圍不動產的價格上,並在空間面向呈現其正的鄰 裡效應與地方外部性,然而此類寧適效益抽象而非具體,不易進行衡量,遺漏了將造成 環境改善整體效益的偏誤。 本研究目的運用地理加權迴歸模型空間迴歸分析(空間特徵 模型Spatial Hedonic Models 之一)研究方法,在空間自相關與空間異質性之診斷及空間 迴歸分析改進傳統特徵價格法,以台北市大安區都市公園系統為實證範圍,探討住宅房價影響各因素邊際作用大小及其空間分佈變化狀況,為都市公園在城市鄰里居住環境之 空間面向所形成的寧適效益研究提供幫助。 研究結果發現在樣本點300公尺半徑內隨大 小層級組合不同之都市公園面積,公園面積越大,房地產價格增加率越大,都市公園面 積與鄰裡效應成正比關係。 都市公園距離與鄰裡效應成反比關係,不同層級都市公園各 在不同距離範圍內,離公園越遠,房地產價格遞減。 地理加權迴歸模型可以改進傳統空間迴歸方法,可對城市地價影響因素邊際價格作用空間變化性進行良好的估計,可提高迴歸之解釋能力,以更具體和直觀的特性來探討都市公園之鄰裡效應所帶來的影響與效益。 同時因為地理加權迴歸模型中融入了地理座標,可在不同樣本點的各種係數估計間 進行對比和檢查,易於發現問題,並有利輸出結合於GIS的空間分析,以更具體和直觀的 特性來探討都市公園之鄰裡效應所帶來的影響與效益。

鋪面特性與熱舒適度對景觀空間偏好之影響

李宛臻、蘇愛媜、林晏州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探討不同鋪面材料所造成的熱舒適度及使用者對鋪面的感受對於 景觀空間偏好之影響。 因為不同的鋪面材料可能影響使用者的氣溫感受、濕度感受,進 而影響熱舒適度,且人們對不同鋪面的材質、觸感及色彩偏好亦可能不同,故本研究於 國立臺灣大學校園內選擇九種不同鋪面空間進行前述資料的收集,氣溫及相對濕度等實 質微氣候條件以WatchDog 2550 Weather Station測量,並同時對該空間之使用者進行問卷 調查,取得受訪者當時之氣溫感受、濕度感受、鋪面材質偏好、鋪面行走觸感偏好、鋪 面色彩偏好以及對該景觀空間之整體偏好,共收集891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顯 示實質微氣候條件之氣溫、相對濕度及使用者評估之氣溫感受、濕度感受皆顯著影響熱 舒適度,但使用者感受之解釋能力高於實質微氣候條件。 此外,使用者對於不同鋪面材 料之材質偏好、行走觸感偏好、色彩偏好並不完全相同。 綜合分析熱舒適度及鋪面特性 感受對於景觀空間整體偏好之影響,結果顯示使用者之鋪面材質偏好、鋪面行走觸感偏 好、鋪面色彩偏好及熱舒適度均顯著影響景觀空間整體偏好,其中以鋪面行走觸感偏好 影響最大,其次依序為鋪面材質偏好、鋪面色彩偏好,熱舒適度之影響較小。 本研究結 果顯示熱舒適度及鋪面特性感受確實會影響使用者對景觀空間之整體偏好,因此在景觀 空間設計時,可藉由選用不同之鋪面材質與特性,營造使用者較偏好之舒適環境。

以社區為基礎的農村規劃效率探討

彭立沛、吳振發

以社區為基礎的農村規劃強調採取社區自主的參與過程而往往效率不彰。 然而許多 政府仍持續提倡以社區為基礎的農村規劃作法,表示這種農村規劃方式是可行的,但必 須改善規劃效率的問題。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以社區為基礎的農村規劃效率,進一步嘗試 了解農村社區變項和規劃效率之間的關係和未來的改善策略。 本研究以迴歸模型分析日 本神戶市150個農村社區規劃案例,結果顯示改善「產業經營面」所提升的規劃效率大於 改善「環境資源面」。 此外,「環境資源」面的「到達人口集中地區時間」越長,有助 於縮短農村規劃花費時間;「產業經營」面的「法人組織數」越多、「事業收入規模」 越大、「無兼營比例」越少、「批貨組織數」越少,有助於縮短農村規劃花費時間。 由 此可知以社區為基礎的農村規劃相當費時,改善農村規劃效率應先設法提升農村社區產 業經營的自主能力,其次是環境資源改善。 此結果可作為提升台灣農村再生規劃效率之 參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