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16卷第4期

義仁橋河岸公園工程施作前後生態變化之研究

陳本源、林宏榮

本研究以嘉義縣竹崎鄉義仁橋段河岸為研究對象,透過資料蒐集、實地長期的田野生態環境監測、參與式觀察及深度訪談,以了解河岸工程對當地生態在施工前、中、後期的影響。監測期間共約16個月,自民國95年12月開始至97年3月結束。研究範圍內發現植物共70科202種,以禾本科及菊科之種數最多。在工程前期,物種數量為最高;工程中期,物種明顯的減少,相對造成棲地的破碎,棲地動物遠離並開始流失;雖然在後期物種有明顯回復,但是大多為先驅性草生植物,因此對於整體之景觀改善,仍舊須要長期努力。在探討老樹保留移植之過程中,發現會造成棲地原有老樹的死亡。經由綠建築之生態指標之分析,發現生態工法是較能保有綠化、生物多樣性及基地保水功能的施作方法,未來應多鼓勵。在鳥類方面,共發現15科19種。施工前有6科7種,施工中8科9種,施工完成時,則發現10科13種,大部分為本地留鳥,並無保育類物種之出現。其中家燕屬夏候鳥、灰鶺鴒為冬候鳥,麻雀數量最多,物種豐富度會隨基質之穩定情形而呈高低變化。在保留林地及營造生態池的規劃下,讓基地能夠保有良好之棲息環境。魚類共發現6科10種,其中石魚賓的出現協助証明當地水域為輕度污染。

野菜共和國—另類文化景觀的參與式營造

侯錦雄、李素馨、歐雙磐、王乃玉

近年來,文化景觀成為一種詮釋與理解空間意涵的新觀察角度;對於本土性景觀研究藉由文化層面探討地方社群、產業發展、經濟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長時間互動過程。本文為研究者藉由文化景觀之基礎,從2006年「花蓮縣社區規劃師計畫」參與經驗中;記錄研究花蓮193縣道沿線聚落的參與式營造行動的研究成果。目的在於探討全球化過程中,地方商業活動如何將自然與文化資源融入景觀中,強化自我特色,作為觀光商品現象之觀察與詮釋。研究中,透過社區針對選擇之野菜,以說故事方式來說明野菜傳說、保健、生長季節、特殊價值與文化意涵等相關特性;以推動社區協調公共實驗菜園為主題,栽種社區日常採集的野菜,作為日後發展相關地方文化產業的準備。最後透過永續經營的理念與宣導有機栽培之知識傳播,嘗試將生活中的野菜知識轉換為未來地方產業多元應用的可能性,結合挖掘野菜的觀光文化消費之多樣性與趣味性;讓野菜成為連結地方生活、文化、產業與自然環境的景觀元素,發展出具結合地方原味與魅力的部落文化生態觀光與地方景觀。研究成果顯示:(1)與文化層面連結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知識,凝聚社區生活經驗中引發的野菜文化為社區共通的文化地景,創造出豐富內涵的社區空間;(2)健康知識透過野菜文化的找尋與知識產業的互相結合,提升野菜成為經濟產業的一部份,在過程中著重於野菜無毒、有機生長的思考,可創造生態環境與產業發展的互利效益;(3)經濟藉由社區提案競賽的培力精神讓不同的社區之間產生競爭、模仿、合作等協力機制,引薦老師教導野菜的包裝、烹調與裝飾,提昇傳統文化知識成為社區的生活常態,以社區民眾為主體,讓生活經驗變成一種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成為學習型社區的開端。

雪霸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使用後評估與綠建築評估

李素馨、林魁堅、謝亞婷

國家公園為民眾親近大自然的最佳地點,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提供解說諮詢、教育、餐飲等服務,是否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以及永續發展的原則是值得探討的。本文以使用後評估與綠建築評估探討遊客中心現況是否符合綠建築指標,及遊客使用對設施滿意度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依綠建築指標評估,雪霸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因屋頂未設隔熱層及環保建材與省水器具的使用率過低,而三個遊客中心皆未通過日常節能、CO2減廢、水資源等三項指標;遊客對設施使用滿意度與綠建築的認同度都達到滿意與同意程度,因此遊客與專業者對遊客中心是否符合綠建築指標的認知是有差異,國家公園可強化遊客對建築指標的知識教育。鑒於國內多座國家公園遊客解說中心設立時,尚未依綠建築指標進行設計審議,建議可系統性全面進行評估,針對未通過部分進行改善,並擬定適合國家公園或自然風景地區的綠建築指標規範,成為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綠色建築。

以深度訪談之方式探討文化景觀之概念與組成

謝宗恆、歐聖榮

本研究之目的主要為探討文化景觀之組成,為了要瞭解與比較更深入的文化景觀內涵,在資料蒐集方法上面針對曾發表相關論文或進行相關研究之景觀學者進行深度訪談,並進行訪談稿內容的重新編碼與概念化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各學者所提及的文化景觀概念分別具有「實質元素」、「生活過程」與「精神意義」三個面向,「實質元素」指的是可見的視覺元素,「生活過程」指的是景觀轉變的歷程,而「精神意義」則指的是人賦予環境的感受。儘管受訪學者對於最具代表的文化景觀類型有些許差異,但大致上有許多概念都是相當類似的,例如都認為「產業」、與「人為證據」是文化景觀概念的重要組成。本研究冀望透過訪談整合文化景觀之諸多意義,描繪以及隱含表象之外社會與歷史涵構間之關係,期作為日後景觀保存與規劃之目標基礎。

​第16卷第3期

朴子溪圍潭溼地復育工程對景觀生態之影響

陳本源、黃耀祿、蘇細煌、陳亮元

嘉義縣朴子溪圍潭濕地於民國94年9月1日至95年8月31日,進行環境景觀生態棲地之復育工作,此生態工程包含堤防綠化美化、濕地整建、蚵殼賞鳥步道的建置。目的是希望藉由改變濕地內部水道,讓水流流經更多地區,擴展濕地面積,增加底棲生物,吸引候鳥來此棲息,以期恢復以往的盛況。而蚵殼步道建置,可讓民眾更容易親近觀察濕地生態。本文之主要目的在研究溼地的動植物資源、生態系關係、及生態工程過程中對濕地生態的影響,包括植物、鳥類、魚類及甲殼類棲地環境及數量的變化。我們以嘉義縣朴子溪圍潭溼地為對象,透過長期的資料蒐集及田野生態環境監測,研究該濕地在景觀工程前、中、後期的生態變化。研究結果顯示,植物種類共30科89種,溼地內以茳茳鹹草、巴拉草、蘆葦、象草、空心菜為主要植物。發現鳥種共18科41種如綠頭鴨、琵嘴鴨、高蹺鴴及埃及聖環。圍潭濕地的水源來自朴子溪,其中魚的種類與朴子溪息息相關,調查結果有八種魚類及八種招潮蟹,濕地內泥灘地上到處可見彈塗魚及招潮蟹出沒,可見本區生態資源異常豐富,是個很有潛力的濕地棲息環境。研究亦指出景觀生態結構中,不同植群區塊與面積大小,會影響棲息鳥類種數的多寡,而生態棲地復育工程的進行對濕地景觀生態有明顯的衝擊。

休閒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以公園使用者為例

侯錦雄、林宗賢、王乃玉

鮮少公園使用者之相關文獻探討居民之休閒生活型態,與居民使用完公園後之情感反應。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公園使用者之休閒生活型態與幸福感組成,以及休閒生活型態與幸福感間之關係。透過台灣中、北部公園之現地問卷便利抽樣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居民之休閒生活型態是由安全實用、冒險刺激、社交外向與固定安穩四個構面所組成;而使用公園後之幸福感則包括生活滿意、生活認同與生活勝任三個構面。後續以休閒生活型態為分群變數,可將公園使用者合理區分為刺激喚起型、社交流行型與保守計畫型三種類群,且不同休閒生活型態之公園使用者在「生活認同」與「生活滿意」幸福感構面同意程度有顯著差異。上述研究成果建議,公園使用者具有明確的休閒生活型態與幸福感內涵,且休閒生活型態為一有效之市場區隔變數,公園經營管理者可針對不同休閒生活型態之使用者,設計不同之經營管理策略以提昇其幸福感,進而貼近健康優質之生活。

河川沿岸土地利用對水質之影響研究

江彥政、張俊彥

近年以來,水資源需求之增加及人為開發土地面積之擴張,造成集水區環境的破壞,使得水資源受到衝擊。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對河川水質之影響。以陽明山國家公園之雙溪流域作為研究基地,並於基地中進行水質調查,使用台北市一千分之一數值地形圖進行套疊繪製,利用Fragstats計算出面積、塊區數目、平均塊區大小、平均形狀指標、平均塊區碎形維度、塊區密度、面積權重之形狀指標平均值等七項指標,計算所得之景觀生態結果分別與水質四項指標(水溫、pH值、溶氧量、電導度)進行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出不同土地利用類型(人工地盤、林地和農地)之面積與水溫、溶氧量達顯著相關性。農地之面積、平均塊區大小、平均塊區碎形維度均與水溫具正相關,反之,與溶氧量達負相關。此外,三種土地利用類型對電導度均無達到顯著相關性。本研究結果建議未來陽明山國家公園在土地管理上需有具體之管控,特別在農地與建地的開發,以減少對下游地區之水質衝擊。

民宿‧夢想‧家:民宿業者創業歷程之研究

楊明青、蔡怡君、胡瑜珊

近年來民宿已經成為台灣地區旅遊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居住選擇之一,此外,在法源明確以及旅遊趨勢的影響之下,民宿業儼然已在全台各地蓬勃發展。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資料指出:以2007年國人利用週末或星期日從事國內旅遊為例有30%的國內旅遊者是「在外過夜」,國內旅遊者其中選擇住宿於「民宿」總數有4.3%,這意味著,幾乎每7個國內旅遊者在外過夜當中,就有1人選擇住宿於「民宿」,「民宿」是國內旅遊者「在外過夜」的第三選擇,僅次於12.8%之「旅館」、11.2%之「親友家」。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法,利用深度訪談法以及文獻回顧法,故旨在探討15家民宿業者創業歷程中之創業動機、遭遇的挫折與解決之道,及其經營成功關鍵因素。研究結果有三:(一)創業前期的創業動機可歸納成5種不同的創業類型;(二)創業中的甘苦可個別歸納成10個關鍵的影響因素;(三)未來願景則可歸納成3種迥異的未來經營方向等。然而,政府單位的重視以及專業民宿經營和行銷的輔導,亦是目前民宿業者所迫切需要的。最後,民宿業者將可參考本研究所歸納出來之因素以做為創業及自我檢測之依據。

​第16卷第2期

居民之在地智慧與地方依附對地方意象之影響

顏家芝、李國肇、陳靜怡

本研究主要以八斗子地區居民之角度來探討居民其在地智慧、地方依附、與地方意象三者間之關聯性,並探討居民居住時間之不同是否影響地方依附對實體環境之認知;再者,過去對於在地智慧的研究,多以質性方式進行,本研究試圖以質性深度訪談建立在地智慧構面,並以量化方式建立在地智慧的量表。研究以便利抽樣於八斗子地區之6個里進行問卷調查,共獲得有效樣本數為403份。經構面簡化後在地智慧可分為六大構面:傳統習俗、活動特色、傳統漁貨特色、產業特色、人文特色、食品特色;而地方意象可分為敬天刻苦、新奇壯觀、蕭條髒亂、與懷舊傳統等四意象。研究結果發現在地智慧與地方依附對地方意象之關聯性可透過三組典型相關因素而解釋之,其解釋的重複變異量總和為15%。在「敬天刻苦」的地方意象中,以地方依附的影響最深,其次為地方智慧的產業活動與傳統漁貨均具正向影響。在「新奇壯觀」的意象中,則是以在地智慧的傳統人文正向影響最顯著,其次是地方依附,而較特別的是在地智慧中的特色食品之影響是負面的,表示越注重特色食品的越不會感到「新奇壯觀」。在「蕭條髒亂」方面只有地方依賴呈現負向影響,顯示對地方依賴感越深者越不感到地方的蕭條,最後在「懷舊傳統」的意象中,地方依賴、地方認同、傳統人文與食品特色均有正向顯著影響。而居民的居住時間也會影響其對居住環境之「敬天刻苦」與「蕭條髒亂」之意象。

花市攤位植物商品屬性對吸引力之影響-以台北市建國假日花市為例

呂博婷、林晏州

近幾年來,隨著休閒風氣漸興成熟,花市除了花卉展示與消費外,提供了一個容易親近綠色植物、美化生活的休閒環境,同時降低了在都會生活的壓力,成為都市人重要的休閒場所之一。在消費環境裡面,事物本身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影響後續有無交易可能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聯合分析法探討花市攤位中影響民眾吸引力的植物商品屬性,並比較屬性間的相對重要程度。本研究選取四項屬性並設立不同水準:陳列型式、商品類型、商品豐富性、提供商品標牌。以直交排列法組成九種替選方案,利用圖片輔助文字敘述描述,供受訪者針對其偏好程度進行排序。聯合分析結果顯示,四項屬性當中以陳列型式的相對重要程度最為重要,其次依序為商品類型、商品豐富性、提供商品標牌。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教育程度不同及逛花市頻率不同的民眾對商品豐富性的重視程度有顯著差異。最後,本研究依受訪者偏好模式中的效用值,將其分為四個區隔,做更進一步的探討。

遊客對澎湖戰地遺址觀光其行為意向之研究

李明儒、蔡振中

戰地遺址觀光之多元化旅遊功能,已蛻變為全球觀光客所鍾愛的視覺消費處女地,成為全球最夯的議題。本研究係以Ajzen (1985)的計劃行為理論為基礎,並將態度修正為中介構面,旨在建構遊客對戰地遺址觀光行為意向模式。問卷調查以澎湖戰地遺址之參訪遊客做為研究對象,透過間隔取樣(next-to-pass)的方法蒐集,共獲得有效樣本447份,依研究目的及驗證假說之需,運用結構方程模式探討其因果意涵。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態度、主觀規範及行為控制知覺對行為意向具有顯著的正向關係,其產生直接與間接影響之整體解釋力高達82%,亦即,本研究所建構之因果模式應具有一定之理論涵義。文末並提出建議,以做為產、官、學界發展的參考及其後續研究者之依據。

空間的密語:司馬庫斯部落觀光空間發展的真實性

趙芝良、徐霈馨、周碩雄

原住民觀光又稱異族觀光,多數觀光客到一特定族群社區或異文化地區最大目的即是追求真實性,被觀光地的大部分居民,會努力表現出讓對方感受到或接受的真實性。本研究嘗試結構化司馬庫斯部落空間的真實性,藉由觀光空間符碼的解讀,揭露其作為主人的角色與立場的宣誓。研究調查地點,司馬庫斯部落,位於新竹縣山區並擁有部落共營的觀光組織,Tnunan。本研究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底以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並輔以歷年部落會議記錄與航照圖的數化與比對,探討司馬庫斯觀光空間的變化。並得以下結論:司馬庫斯透過觀光建構與發展過程中,在經營型態與空間型態上追求自我主體意識的建構。研究結果將可豐富台灣原住民以社區或部落為基礎之觀光發展和其自主性展現的理解。

​第16卷第1期

大台北地區自然河段與整治河段功能特性之評估

黃淑君

河川是台灣最主要的內陸水體,河川之多功能發展已經成為政府對於水資源在經營管理上之目標,並且被列入國家發展之重點計畫。本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在檢視民眾對於自然河段和整治河段,在生態、美質、遊憩功能與偏好的評估之差異性;此外,也進一步探討民眾對河川功能特性的評估對其偏好的影響。本研究分析結果顯示,自然河段在生態與美質特性上都顯著的優於整治河段,民眾對其偏好也顯著的較高,但是在遊憩特性則顯著的低於整治河川;再者,複迴歸分析結果發現,河川之生態、美質和遊憩特性皆為預測偏好的有效變數,所解釋的總變量達49.7%,其影響力依序為美感、生態和遊憩支應性。根據本研究之結果,並提出對河川景觀在規劃與設計上之建議。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吸引力之探討

周淑惠、楊明青、蘇吟梅

世界遺產是全人類所遺留下來的自然與文化文明的見證,世界各國將列名世界遺產視為至高的榮譽。此概念已在國際間行之有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在2002年也開始一系列的推廣活動,更選出了12個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本研究以深入訪談法從管理者及在台外籍人士的角度來了解阿里山、金瓜石、太魯閣此三處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所在地區的吸引力特性,接著探討管理者及外籍人士對此三處遺產潛力點觀光吸引力觀點之異同,個別景點對外籍人士的吸引力依景點特色而有不同,研究發現整體而言自然景觀對外籍人士之吸引力最大,最不足的仍為英語資訊與交通問題,而管理者對於世界遺產所應具備之相關知識與推廣仍顯薄弱,最後依分析結果提出建議,供觀光當局及相關單位管理者經營管理面的參考。

自然環境對自閉症兒童影響之初探:樣本組內比較結果

韓可宗、王孟瑜

研究顯示自然環境對健康或病情有正面的影響(Kuo et al., 1998; Han, 2003)。訪談自閉兒之家長及導師的結果也初步顯示:自然環境對自閉兒的行為、情緒、溝通有所助益。因此「自然景觀復癒」或者能提供有別於傳統治療的新嘗試。本研究採準實驗的「相等時間樣本設計」(呂以榮、張子祥,2005),以中彰縣市24位自閉兒為對象,於每四週一單元共六單元的期間,請自閉兒的父母、導師、以及學校的特教老師,以「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評量表」(施清嵐,2003)、「Aberrant Behavior Checklist」(Amanet al., 1985)、「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NIMH, 1970)針對自閉兒的情形進行評估。研究處置為於單元中是否每週二次每次30分鐘帶自閉兒至自然環境。重複量數共變數分析的結果顯示:與自然環境接觸能改善自閉兒的不當行為。

都市公園微氣候對使用者熱舒適度之影響

方瀅喬、林晏州

本研究以現地測量都市公園之微氣候,並透過問卷調查民眾於期間內之熱感知、舒適度及接受度,以瞭解都市公園微氣候變化對於使用者熱舒適度之影響,並同時探討個人特性對於熱舒適度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公園內部之各測點環境及遮蔭形式對於微氣候皆具有顯著影響,而氣溫及輻射量對於熱舒適度評值之影響最為顯著。熱舒適度評值間之關係方面,舒適度及接受度會受到熱感知評估結果而有所差異,而熱感知與舒適及接受度皆呈現中等相關程度。個人特性部份,年齡對於熱感知呈現負向關係,與舒適度及接受度呈現正向關係,而活動類型則對舒適度及接受度具有顯著影響。在熱舒適預測模型中,氣溫、輻射量為主要有效之預測指標。由研究結果證實都市公園內不同環境配置所產生之微氣候差異對於使用者之熱舒適度感受具有顯著影響,因此建議透過環境改善當地之微氣候,進而達到改善使用者熱舒適度之效果。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