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15卷第4期

自然環境資訊、情境擔心與偏好之關係研究

江彥政、歐聖榮、張俊彥、翁珮怡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環境資訊、情境擔心與偏好之關係。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其包含環境資訊、情境擔心與偏好等三部分,經非隨機抽樣後,共356位受測者觀看六張自然照片並回答問卷。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對於易讀性、環境安全擔心和野生生物威脅均有達到顯著性差異,另在不同自然環境部份,所有的照片在各變項上均有顯著差異。相關分析方面,易讀性與情境的變項皆達顯著負相關,即當人們覺得環境資訊或狀況可以清楚辨識時,其對環境各種情境擔心就會減少。另外研究結果顯示環境資訊的四項特徵皆與偏好具有正相關,反之,情境與偏好間皆達顯著負相關。本研究嘗試加入情境擔心來探討環境資訊與偏好之關係,期能提供未來在景觀美質評估研究之新討論方向。

應用ZMET技術建構都市水景心智地圖之研究

許煌麟、李素馨

水景是都市景觀設計重要的元素,然而景觀研究者與設計師多未能了解一般人對都市水景的心理感受、思想與價值觀。本研究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嘗試探討1.都市水景元素如何從感官資訊轉變為意義與價值的隱喻,2.結合方法目的鏈、階梯理論與ZMET隱喻誘引技術產生都市水景心智地圖。本研究共訪談16名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以開放式一對一訪談的方式,分為10個步驟進行。研究結果發現(1)由屬性、結果與價值被提及次數、連結路徑可以了解人們喜愛都市水景的核心構念強度與感覺路徑。(2)多數受訪者考慮的都市水景屬性為水池、水的動態、樹木植栽、遊憩空間;而都市水景的結果為融入自然、可親近性、靜思冥想、寧靜氣氛、視聽感知、吸引力;主要追求的都市水景價值為自然與藝術之美、愉悅的放鬆、心靈的平靜。(3)從生物進化觀點看,水景與植栽對現代人的喻義,已從潛在的生理需求轉義成為自然、美學與舒壓。(4)從文化學習觀點看,都市水景的價值在於能連結人們生活中許多正面、美好的回憶,滿足心靈的需求及帶來福祉。此研究結果可建立水景設計資料庫,有助於水景設計應用。後續研究可結合量化研究了解一般民眾對都市水體景觀的偏好感受,以作為未來景觀建築師與環境管理者規劃都市水景的重要基礎。

檢視高低休閒涉入遊客之體驗與依附間關係之研究:以鶯歌地區為例

沈進成、曾慈慧、葉語瑄

鶯歌的陶瓷產業從過去的傳統產業,轉型為具有場所文化特色的觀光地區。而遊客對於鶯歌的休閒涉入與休閒體驗,是否會對鶯歌地區產生更深層的依附關係?體驗是否為休閒涉入影響依附的重要中介變數?都是值得探討的課題。本研究選以鶯歌地區之遊客為實證分析對象,探討高低不同休閒涉入遊客之休閒體驗與依附之關係。研究結果如下:1.高涉入群遊客之休閒體驗與依附均高於低涉入群遊客,顯示遊客休閒涉入程度越高,其體驗與依附程度也愈高。2.在涉入的觀察變項中,以文化涉入最為重要;在體驗的觀察變項中,以關聯體驗最為重要;在依附的觀察變項中,以地方認同最為重要。3.休閒涉入正向影響體驗,體驗會正向影響依附,涉入也會正向影響依附。4.體驗是涉入影響依附的重要中介變數。5.陶藝文化觀光除了地方認同與地方依賴外,活動服務依附、產品依附及意象依附也會讓遊客對該景點產生依附。6.高涉入群遊客之涉入對體驗、體驗對依附、涉入對依附之影響均高於低涉入群。7.高涉入群之體驗對休閒涉入影響依附的中介影響高於低涉入群,顯示體驗為涉入影響依附的重要中介變數。

歷史街道景觀懷舊生心理反應之研究

李英弘、謝燕芬、何杰

本研究以澎湖馬公市中央街為景觀刺激物,討論歷史街道景觀所引發懷舊情緒體驗的構成內容,再進一步探測懷舊情緒對懷舊景觀偏好的影響關係。研究採用標準化情緒量表(Standardized Emotional Profile, SEP) (Holak & Havlena, 1998)作為問卷內容中懷舊量表部分問項,並且透過瞳位追蹤儀,紀錄眼球對焦歷史街道景觀的位置及停留時間等變數。研究結果顯示,由瞳位追蹤儀與受測者自我作答問卷,測量受測者凝視元素結果發現,受測者大都凝視舊招牌、舊建築牆面、舊建築型式及木製門窗等懷舊物件,且兩種測量方式測得引起注意力之歷史街道景觀元素有差異。而懷舊情緒因子中,以激怒惱人、興高采烈、失落及寧靜對懷舊景觀偏好值具有顯著影響(R2=.965)。而在歷史街道中,如出現過多非老街元素,懷舊景觀偏好值便會降低。

​第15卷第3期

九族文化村擁擠感之研究

吳紫宸、李英弘

本研究針對高密度遊客使用之主題樂園進行擁擠相關研究,透過模擬相片探討現地相片與非現地相片評估九族文化村三大環境分區之遊客人數認知(擁擠感、可接受度、偏好度)。研究結果顯示,兩種評估方法所得之負面感受評價臨界值相近,歐洲花園區臨界值為20人、25人;機械式遊樂區兩種方法結果均為25人;原住民文化區臨界值為30人、40人,顯示現地相片與非現地相片兩種方法之結果大致相同,因此非現地相片評估法能得到明確之遊客感受。且由負面感受臨界值分析結果發現,自然環境高於人工化之環境,因此,於高使用量之主題樂園,遊客為體驗刺激冒險之機械化設施,偏好較少的使用人數,而屬於自然環境之原住民文化區則因無體驗設施,故遊客能容忍較多的使用人數。

大學生看台灣─台灣代表性景觀研究

黃憲政、張俊彥

本研究利用質性訪談,從大學生觀點探討台灣代表性景觀為何意象,並從為何具有代表性來探討景觀代表性的意義,更深入大學生對於台灣環境與景觀的看法,討論環境認知與意象形成的脈絡。本研究共訪談十一位台灣大學與四位逢甲大學的大學生,透過質性研究方法中的紮根理論研究法進行文本的分析與討論。
研究結果得出十一項台灣代表性景觀:台北101、太魯閣、夜市、鄉村農田景觀、日月潭、阿里山、台灣高山景觀、廟宇、歷史古蹟、故宮、城市夜景。並將其歸納成四種類型的景觀:「具有高知名度或特殊意義的建築」、「知名風景區或觀光景點」、「與生活相關具有文化意義的場景」、「展現自然特性的地理景觀」。透過分析文本中對於代表性認知的描述,結果顯示景觀的代表性是由六項構面特性所組成,分別為「知名度」、「獨特性」、「文化意義」、「熟悉感」、「展示性」、「認同感」。
在認知脈絡方面,本研究發現影響最大的是經驗,經驗又可分成「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而且因為「間接經驗」比「直接經驗」包含更多知識性的訊息與被形塑的形象,所以「間接經驗」對於代表性認知的影響較大。遷移經驗與成長環境則對於景觀代表性的影響較不顯著,但是卻影響受訪者對於其他環境與景觀的認知。偏好在本研究中,與景觀代表性並沒有呈現明顯的關係,因為偏好與代表性認知的途徑並不相同。

不同空間阻隔元素對情緒體驗之影響

黃憲政、翁珮怡、張俊彥

本研究針對空間阻隔元素的差異性,來探討其對於受測者情緒體驗的影響。使用的刺激媒體為黑白的手繪線條圖,配合情緒體驗量表來檢視受測者對於空間阻隔元素的情緒體驗。研究中選用磚牆、綠籬、柵欄、混凝土牆為測試的空間阻隔元素,在不同的高度、視覺通透性下測試受測者的情緒體驗,並且檢視不同阻隔元素所帶來的偏好差異與安全性的感受。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空間阻隔元素的性質確實會影響情緒體驗、安全感與偏好。而空間阻隔元素的通透性質對於安全感與偏好有顯著影響;植栽綠籬的性質與硬質的磚牆、混凝土牆具有明顯的感受差異。

農業旅遊遊客對服務提供者的關係連結與其對忠誠度的影響

林宗賢、李安娜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農業旅遊遊客的忠誠度類型,以及檢視遊客與服務提供者之關係連結可否用來明顯區分不同遊客忠誠度類型。經現地自填式問卷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台中縣新社鄉的農業旅遊遊客可區分真實型忠誠、眷戀型忠誠度與便利型忠誠三種類型,且三類遊客在構成與服務提供者間形成關係連結的關係利益、關係傾向具有顯著差異。上述結果說明遊客忠誠度類型應視為一概念性的理論架構,即遊客的忠誠度會因旅遊類型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型態,同時關係連結能有效區隔不同類型忠誠度遊客,研究建議農業旅遊服務提供者可採用關係連結概念,作為建立遊客忠誠度計劃時考慮的重要影響因素。

第15卷第2期

台中市垂榕環根形成規模與影響因素之研究

章錦瑜

本研究發現主要影響垂榕形成環根的因素就是窄小的植穴,台中市常見行道樹垂榕栽植於人行道之窄小植栽穴內,經由多年實地調查,已明顯於地面上形成環根,隨時間所形成的環根規模(長度、寬度、高度以及量體)都逐年遞增;形成環根的比率隨植穴越小、莖幹越粗而遞增。因環根會影響樹木的生長,建議維護管理單位針對已形成環根的行道樹多加注意,讓生長多年的行道樹不因環根問題而影響生長並降低樹木壽命,能持續為台中市街道的綠化效力。至於新植行道樹時應儘量加大植栽穴,可延後環根對樹木的影響。若行道樹之植穴窄小無法擴大時,則須避免栽植容易形成環根的樹種。

邊緣環境之眺匿性心理反應研究

李素馨、王彥力

本研究探討人們在邊緣環境中具有眺望-藏匿性的情境,其情緒、認知與復癒等心理反應間的關係。以四組邊緣類型(眺望優勢、藏匿優勢、藏匿象徵-立即、藏匿象徵-遠離)各二張圖片,共八張圖片進行調查,探討人們是否會因景觀類型的不同,而產生在心理上不同的情緒(愉快、喚起)、認知(複雜性、易識別性、一致性、神秘性)、知覺復癒(遠離、延展性、魅力性、相容性)反應;以及情緒、認知與復癒反應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1)除了知覺復癒的遠離因子外,四種邊緣環境類型在所有心理反應上,皆呈現顯著差異。其中眺望優勢對延展性、易識別性、一致性的反應最強,可能是視域範圍較廣闊;而藏匿優勢對魅力性、相容性、愉悅、喚起之反應最強;立即藏匿象徵對複雜性與神秘性有最佳反應。(2)邊緣環境類型之情緒、認知對復癒性感受呈現正向影響,不論何種類型均以愉悅具有最強的解釋力,其次為易識別性。

台灣中部都市景觀格局之研究

吳振發

都市受到不同的外在與內在因素交互作用下,產生不同的景觀格局,其中都市人口規模是造成都市地景產生變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台灣中部都市景觀格局特性,以台灣中部32個都市為研究對象,以1995年地政司數化的土地利用圖資為材料,應用景觀生態結構指數分析都市景觀格局,以迴歸法建構都市人口規模與景觀結構指數迴歸模式,以集群分析(clusteranalysis)法進行都市集群分析。結果發現區域中心型都市多為建成地、且農地、林地、水體塊區面積小形狀工整景觀生態價值較低;農業型都市則是農地總面積大、但平均面積小形狀工整,具有較高的農田景觀生態價值;山地型都市則呈現林地與草地的面積大且不規則的格局,景觀生態價值最高。除此之外,都市的景觀格局隨人口增加越趨向零碎化。

澎湖資源推廣登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潛力之研究

李明儒、林郁溶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為建構「澎湖資源推動登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潛力指標,做為相關部門日後推動澎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擬訂策略之參考。本項研究具有三個階段,調查期程為2007年11月中旬至2008年2月中旬止,包含產、官、學界各10位。
透過文獻的蒐集及探討後,了解澎湖資源特性,以及世界遺產相關研究個案,產生「澎湖資源推動登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潛力」因子架構表,依其架構所需的考量因子做一分析,經由統計整理後,「澎湖資源登錄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潛力之結果,在決策層中以「價值層面」的權重為最大,在分項指標層的權重項目中是以「歷史價值」的權重值最大。經過再次驗證,應用TOPSIS法衡量澎湖資源登錄非物質文化遺產最適宜推廣之方案。此部份最佳理想方案解;前三名為「褒歌」、「石滬技藝」、「傳統匠師」。

第15卷第1期

論台灣常見之爭議性行道樹

章錦瑜

數十年來,全台各地努力地綠化環境,主要道路都儘量栽植行道樹,卻因都市化程度驟增,人們可利用的戶外空間日漸狹隘,行道樹與人們生活也更貼近。待行道樹逐漸長大,因著當初植栽樹種不適當的選種與栽植,而影響民眾的生活環境品質,尤其對其周遭的民眾造成困擾,導致抱怨不斷、各種爭議亦接踵而至。例如黑板樹、榕樹與印度橡膠樹的根群破壞硬體、導致民眾行路易絆倒,木棉的大量棉絮以及掌葉蘋婆之惡臭花朵影響民眾生活,可可椰子落果與大王椰子的落葉砸傷人車,台灣欒樹引來眾多虫體,黑松與刺桐病虫害嚴重等。這些爭議不僅造成鄰近住戶的困擾,對維護管理單位也造成沉重的負擔。本文即針對目前在台灣較引發爭議之常見行道樹,說明爭議所在以及對民眾與維護管理單位所造成的困擾,未來該如何慎選行道樹並適當栽植,免引起不必要的爭議,並對目前已引發爭議的行道樹該如何處理提出建議。

居民對於臺北市之都市意象︰不同交通運具使用族群之比較研究

曾馨慧、陳惠美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大臺北地區居民對於臺北市意象之建構方式;並比較捷運族、公車族及開車族三類不同交通工具的通勤族群對於都市意象認知元素之差異,以及三者繪製認知圖方式之差異;同時研究個人特性對於都市意象認知之影響。本研究採用認知圖繪製方式進行,請受訪者在問卷繪圖方格內繪製心目中的臺北市,並且收集受訪者個人特性資料。研究結果顯示,臺北都會區居民對於都市意象之認知元素以地標為最重要,其次依序為通道、節點、區域,邊緣;另外,不通交通運具族群對於都市意象元素認知與繪圖方式皆有差異;而且,生活閱歷與熟悉度是影響居民建構認知圖能力的重要因素。此外,居民繪製認知圖以錨點型為初級模式路網型為進階模式。

以錄影像做為環境代體效度之初探

黃淑君

當環境代體已經廣泛的被使用,做為解決環境有關議題之模擬工具時,學者們也著手於探討代體之效度。由於人對於環境的知覺是多重模式的,因此,環境代體必須能夠更真實的反映人之環境經驗。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探討以錄影像做為環境代體的效度,效度的確認是以實地環境和錄影像之知覺反應進行比較,研究對象為大學生,所探討的場域包含靜態性為主(樹林)和動態性為主(水景)的環境。本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是在靜態性或是動態性的環境中,實地體驗的參與者之情感和偏好反應都比觀看錄影像的參與者明顯的強烈;然而實地體驗的參與者和觀看錄影像的參與者,其認知反應都沒有呈現顯著的差異。因此,以錄影像做為環境代體,對環境認知之效度獲得證實,對環境情感和偏好則無。

遊客對國家公園景觀綠美化植栽選用之認知及態度-以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為例

李美芬、邱清安、歐聖榮

國家公園具有保育、育樂及研究三大目標,但國家公園轄區內之遊憩區在欲兼顧保育及育樂二目的時,在經營管理工作上常遭遇難題。武陵地區為雪霸國家公園重要的遊憩據點,有豐富的生物及景觀資源,使得武陵地區成為舉世矚目的保育重鎮。原生植栽於植栽計畫的應用為此地區重要的工作。原生植物雖具有維持生態平衡及保育的功能,但在環境美化的效果及執行可行性上卻常遭受質疑,引發不同群體間認知及態度的衝突。
本研究以量化問卷進行遊客對國家公園植栽計畫植栽選用之認知及態度的探討與分析,研究對象界定為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區內活動之遊客,於97年8月至9月間進行問卷調查,得有效問卷871份。研究結果顯示:遊客多數贊成以原生植栽進行武陵地區的景觀綠美化工作;但為達某些特定機能需求,或遭遇苗木取得困難、培苗成本高等障礙時,則有5至6成的遊客表示不一定要以原生植栽進行綠美化。顯示經營管理者若能解決苗木供應、提供各機能適用樹種等問題,推行以原生植栽進行綠美化(景觀計畫)的工作將遭遇較小的阻力。而遊客對以原生植栽種類進行武陵地區的綠美化工作的態度與其「環境態度」及「國家公園認知」程度間有顯著的關係。研究結果可供國家公園相關單位執行環境規劃及經營時參考,並期整合其它面向之研究,提出一國家公園景觀營造植栽計畫之操作原則及流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