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12卷第4期

以鳥類為指標物種評估台灣鄉村地區景觀生態研究尺度

黃偉銘、歐聖榮、張俊彥

本研究希冀從國內外的研究成果中,篩選出適於台灣的景觀生態評估指標,藉以尋求適於台灣鄉村地區之景觀生態研究尺度,以作為未來相關領域研究時尺度界定之標準。研究根據景觀生態結構理論,運用eCognition 4.0、Arc GIS 8.X 與Fragstats 3.3 等景觀結構量化工具,計算篩選而得的景觀生態評估指標,並進一步以多元回歸之分析方法,獲得台灣鄉村地區合適的景觀生態研究尺度。研究結果發現,以複合尺度之概念(結合地理尺度及生活圈尺度)考量台灣鄉村地區之生態,能有效解釋鳥類族群之生物多樣性。

環境屬性偏好對於遊客住宿基地選擇之影響

李維貞、黃章展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遊客環境屬性偏好對於其住宿基地選擇行為之影響,並以南投縣仁愛鄉之廬山溫泉和清境地區為實證研究的地點,問卷調查得有效問卷數442份。環境屬性偏好分為個別環境屬性偏好和整體環境偏好。羅吉特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對於廬山溫泉和清境地區可以有效預測住宿選擇行為的個別環境屬性偏好只有七項,分別為住宿的地區附近是我想去的景點、住宿的地區知名度高、住宿的地區有著名特產、住宿的地區有溫泉水療設施、住宿的地區可以讓我重溫舊夢、住宿的地區可以讓人享受輕鬆的氣氛、住宿的地區有許多的夜間活動等,預測準確率為67.2%。從以上研究結果得知,環境屬性偏好的確會影響住宿基地的選擇行為。本研究依據上述分析結果,針對當地業者及未來研究提出一些適當之建議。

地方居民對台中市梅川親水公園地方依附感之研究

曾秉希、王正平、鍾任琴

都市河川之河岸處理方式影響地方居民對河岸空間之使用,進而可能影響居民對都市河岸空間之情感。本研究以台中市梅川親水公園為例,探討親水公園對周圍居民而言所具之地方依附感、居民在公園內從事活動的經驗對親水公園地方依附感之影響、以及不同的河岸空間設計對居民地方依附感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居民對梅川親水公園之地方依附感包含地方依賴、地方認同及生活型態等三個構面。居民是否去過公園、重遊意願、停留時間、每月前往次數、前往時機、從事近水活動頻率、以及從事水岸活動頻率等使用經驗屬性會影響居民對親水公園之地方依附感。此外,居民對近水活動空間之依附感較對水岸活動空間之依附感顯著為高。研究結果說明了都市河岸的親水設計有助於居民對河岸空間之使用和情感的建立。

都市居住環境品質對居住滿意度之影響

陳玫秀、林晏州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建構都市地區居住環境品質評估指標系統,並用以評鑑台北市各地區的居住環境情形,且進一步分析居住環境品質與居民居住滿意度之關係。經文獻整理與分析後,居住環境品質共包含七個構面及36項評估指標。研究中共收集836個有效樣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居住環境品質評估指標經因素分析簡化後共萃取出七項因素,分別命名為建築外部空間、環境健康、公園綠地、鄰里關係、公共設施可及性、鄰里安全、對外交通方便性。(2)居住環境品質七項因素皆與居住滿意度呈現正相關關係。(3)環境健康、公園綠地、公共設施可及性及居民的居住滿意度在台北市七個行政區之間有顯著差異性存在。(4)居住環境品質七項因素皆為居住滿意度的有效預測指標。

第12卷第3期

生態工程應用結構物之綜合評估研究

林信輝、洪昭雄、黃俊仁、陳意昌

本研究藉由彙整國內生態工程之相關文獻、分別就功能性、生態性、經濟性、環境影響性等層面探討生態工程結構物特性之評估因子,並利用「修正式德爾菲法」設計問卷,建立生態工程應用結構物特性之綜合評估準則。以此表格為基礎,以專家問卷方式求取生態工程結構物之綜合評估指數,並進一步探討綜合指數評估表之可行性。最後再運用「層級分析法」,計算各決策層面及評估準則之權重作為結構物規劃設計時之綜合評估依據。
一、透過綜合指數評估法分析結果顯示,在本研究所列之15種結構物中,以打樁編柵之綜合評估分數最高;護岸方面,木排樁護岸排序第一,乾砌石護岸第二,木樁捲包護岸第三。
二、藉由專家之相關性分析顯示,本研究所設計之功能性因子仍不夠周全。但其他層面之評估因子尚屬合理。
三、評估準則之細項因子重要性排序方面,各領域雖有所不同但與整體樣本之權重頗為相似,「安全性」、「適宜性」、「穩定性」、「提供生物棲息環境」、「施工時對環境的破壞」、「結構物完成對環境影響力」此六項因子於各領域中均在前十順位。顯示各領域之專家學者對於此些因子之重視程度具有一定的共識。

台中都會公園夜間遊客遊憩動機與安全認知之研究

李素馨、張淑貞、林妮瑱

公園是都市居民的休憩場所及紓緩工作壓力的場所,近年亦有許多活動在都市公園舉辦,然而入夜後的公園常令人感覺是不安全的空間,國內外之研究缺乏對公園夜間活動者進行相關之研究。本研究探討公園夜間使用者的遊憩動機與影響其安全感的因素,研究地點為台中都會公園,抽樣對象為夜間至台中都會公園活動的民眾,共獲得有效樣本419份。研究結果顯示:(1)公園夜間遊客的動機為:社交聯繫、從事浪漫活動、參與特別事件、夜間運動及學習、體驗夜間氣氛;並以集群法將遊客分為:夜間活動體驗型、浪漫社交型及特別活動型三群。(2)不同動機類群的遊客對公園環境特質、受害意象及整體安全感之認知有顯著差異。(3)影響遊客安全感的因子有:公園不安全管理、空間不安全特性、公園不安全意象和體驗夜間氣氛之動機。(4)公園照度與不安全地點的認知無相關性,道路的便捷值與不安全地點選擇有顯著的負相關,顯示遊客認為可及性低和偏僻的區位是較不安全的地方。本研究結果建議公園管理應加強夜間巡邏、檢討緊急電話設置位置、嚴格限制使用者進入夜間管制區。

生態旅遊知覺、態度與行為之因果關係研究:以荒野保護協會會員為例

吳忠宏

本研究旨在探討荒野保護協會會員的生態旅遊知覺、發展生態旅遊態度與參與生態旅遊行為及三者間之因果關係。依據文獻回顧結果,將生態旅遊知覺分為五個構念;將發展生態旅遊態度分為三個構念;將參與生態旅遊行為分為五個構念。經郵寄、E-mail及網路問卷等方式普查後共回收788份有效樣本。
研究結果顯示,模式整體適配度良好且經複核效化之驗證後,此模式具穩定性。「生態旅遊知覺」對「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以及「發展生態旅遊態度」對「參與生態旅遊行為」均為正向且顯著之影響;但「生態旅遊知覺」對「參與生態旅遊行為」則是一種虛假關係(spuriousrelations),亦即對生態旅遊的瞭解與認識並不會對參與生態旅遊行為有直接的影響,而是需要透過「發展生態旅遊態度」此中介變項(mediatedvariable),才能有助於參與生態旅遊負責任行為的發生。

居民的生態旅遊發展態度與行為意向關係

湯幸芬、陳玉銘

生態旅遊的重要概念是發展旅遊的同時亦兼顧到合乎生態理念的行動,因此,生態旅遊地居民的旅遊發展態度與行為是否一致,將關係到旅遊地能否永續發展。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生態旅遊地居民的旅遊發展態度與行為意向,同時探討二者間的關係與影響因素。研究透過相關文獻建立架構,並將生態旅遊發展態度與行為意向分成經濟發展、社會心理、環境保育與政策管理四個構面,研究地點選擇生態旅遊頗具知名度的七股鄉,並使用結構型問卷至當地收集居民資料。研究結果顯示七股鄉居民對發展生態旅遊並無強烈的正向或負向態度,亦無強烈的行動意願;研究進一步發現經濟依賴度、生態旅遊熟悉度與發展方案選擇在生態旅遊態度與行為意向均呈顯著差異;在影響因素方面,生態旅遊發展態度與行為意向大多相互影響,此外社會心理態度是影響行為意向的重要變項。顯見要讓地方、居民「動起來」,使居民確實感受到生態旅遊能提升生活品質、推動公共建設,並教育居民了解生態旅遊意義、發展助益所得回饋地方並共同分享等才是成功發展生態旅遊的要素。

第12卷第2期

農村路網系統對景觀生態格局衝擊分析與評估

蔡厚男、邱淑美

2002年台灣政府正式宣示國家永續發展願景之後,區域與地方路網系統的佈設如何兼顧農村生活與農業結構調整,提供安全寧適的住行環境,健全農村生態網絡,落實農村有機成長的願景與目標,確為當前國土保安及保育的重要課題之一。本研究以量化方法分析農村景觀生態格局與路網系統的交互關係,選擇花東縱谷稻米主要生產區-富里鄉、池上鄉、關山鎮等區域作為研究範圍,礙於篇幅本文僅呈現富里的分析過程與結果。根據農林航空測量所2001年新版台灣地區相片基本圖,應用地理資訊系統為分析工具,評估農村路網佈設對農業地景碎裂的影響,同時運用交通寧靜區和景觀連結等概念進行路網最佳路徑分析,比較路網調整前後之景觀生態格局變化,模擬永續農村路網調整方案,以減輕農村路網對區域地景碎裂的負面衝擊。實證研究結果發現本研究三個樣區農業地景結構相似性極高,路網調整後三個樣區之整體碎裂度均降低;以富里鄉為例,其景觀格局受到大型林業景觀類型所主導,模擬比較路網調整前後,其主要景觀類型之優勢度更為明顯,為三個樣區中最受到林業景觀類型強烈主導的樣區;顯示農村路網的系統佈設和路徑調整確實會對區域地景格局特性產生無形且深遠的環境影響。

都市校園生態池自然淨化處理污水生化需氧量效能實證研究

黃志弘、蘇瑋佳、林宜德

學校作為都市聚落中最核心的公共設施,而都市社區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是重要的課題,考量生活污水當中含有大量有機物質,生化需氧量乃為最重要的水質指標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討校園內,應用既有水體進行自然淨化之成效,以供日後污水就地處理之參考基礎。
本研究係於校園生態池實場進行實驗,污水來源為校園建物化糞池,利用生態池池水及水生植物作為自然淨化之裝置,檢測本土校園污水淨化效能數據;以不同污水注入量為自變項,生化需氧量之削減速率為依變項,利用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實驗結果指出兩者之相關性達顯著水準,且處理結果遠較國外相關研究為佳。以所得數據進行BOD削減量推估,面積100平方公尺之校園生態池,可在3日內將1000至4000人所產生之生活污水處理至符合放流水標準,對於校園水資源循環利用及環境教育均具有正面的效果,未來應針對校園規劃設計之具體應用進行研究,並嘗試提升其處理效率。

國家公園解說步道中解說牌示效果之研究—以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為例

葉源鎰、林昂儀

本研究主要以「遊憩體驗」、「對解說步道之認同程度」、「對管理國家公園之態度」以及「學習效果」四個構面做為本研究測量解說效果之指標,藉以探討不同遊客特性使用解說步道後,解說效果是否具差異性;以及探討遊客在使用解說步道的過程中使用解說牌,對其解說成效之差異性如何。研究結果顯示,遊客特性會影響遊客使用步道之解說效果;解說牌之使用與否會因遊客特性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且遊客在遊憩體驗向度中的「情感與壓力之紓解」;使用認同程度向度中的「解說牌示之認同」與「使用成效之認同」;管理國家公園態度向度中的「國家公園所規定事項」,以及學習效果,會因遊客對解說牌之使用而有顯著的差異。本研究建議主管機關在規劃步道時,除加強遊客對步道使用的認同感與學習效益外,在增建設施時,除考量遊客效益外,對於環境資源開發與保育間的平衡,更應審慎的評估,以維繫遊客高品質的遊憩體驗為依歸。

原住民保留地生態旅遊活動設計原則與技巧之初探

楊文燦

原住民保留地設置的農業生產功能,因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而式微。原住民保留地富自然景觀資源者,在國人戶外遊憩需求日增的趨勢下,朝發展休閒遊憩事業做為土地利用的新出路,已在過去相關研究中實證出其可行性。
惟原住民業者(本文以下簡稱業者)在生態旅遊活動設計上之知識與經驗不足的問題,可能會對其永續經營產生威脅。因此本文乃對原住民保留地生態旅遊活動設計原則與技巧等議題,加以探討。政府相關部門未來若有對原住民發展其保留地生態旅遊之專業訓練時,在課程研擬上有依循之方向,期對原住民保留地生態旅遊之永續經營有所幫助。
本文乃綜合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鄒族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台中縣和平鄉松鶴泰雅族部落與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族的巴庫拉斯等原住民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之研究資料的分析結果,進而研擬出原住民保留地生態旅遊之活動設計原則與活動企劃技巧。期以此初探性之觀點,拋磚引玉,獲得各界相關人士之重視。

第12卷第1期

以景觀生態學廊道理論探討都市道路生態評估因子之研究-以台中市西區為應用研究案例

張莉欣、劉保廷

本研究以景觀生態學為理論基礎,利用歸納法相關文獻中篩選出都市道路之生態評估因子,再透過模糊德爾非法、相關性與獨立性檢測進行因子篩選後,確定評估因子項目;再以模糊層級分析法建立因子權重,建構都市道路系統生態性之評估架構,用以檢討都市道路之生態性。最後經由實證研究,確立評估架構的完整性,本研究探討台中市西區都市道路系統之生態功能,並以GIS進行疊圖,最後針對結果做出分析並建議改善路段與策略。
從本研究篩選得都市道路系統生態功能之評估因子共十二項。都市道路系統生態之評估架構共有三個層級,目標層為都市道路系統生態廊道功能之發揮,其他層級與權重關係為:第一層級以綠網結構(0.6745)較具重要性,其次是道路區段環境特徵(0.3225);第二層級以網路連結(0.4660)最為重要,其次是景觀戰略(0.2085)、植物自然構成(0.1787)、干擾效應(0.1467);第三層級以道路綠帶連續性(0.2167)權值最高,其次是連接綠地面積(0.1348)、道路綠帶寬度(0.1145)等。台中市西區都市道路生態網路系統應可以綠園道為主,河道為輔向外做一完整之串聯,並配合道路生態性改善策略,與周邊的綠地有效的連接整合,以形成生態性較佳之綠網結構。

民眾對忠孝和信義商圈之環境知覺與其休閒滿足之相關性探討

黃淑君

台灣在過去數十年來整體社會經濟能力的大幅提升,購物成為受許多人喜愛的遊憩活動;在許多已開發國家,都市規劃的趨勢企圖結合了休閒和購物活動於商業環境中來吸引人潮。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了解民眾對於台北市忠孝和信義商圈在環境知覺與休閒滿足上之差異性,以及民眾對商圈之環境知覺和休閒滿足之間的關係。本研究結果顯示,民眾對於忠孝和信義商圈之環境知覺包含4個構面,分別為環境特性、商業特性、便利特性和遊憩特性;民眾對於信義商圈在環境特性上之評估顯著的高於忠孝商圈,但在便利特性之評估則顯著的低於忠孝商圈,對於商業特性和遊憩特性之評估,在這兩個商圈則無顯著的差異,至於在這兩個商圈中可獲得的休閒滿足上,其評估值都只略高於中等程度,而且沒有呈現顯著的差異性;研究結果也顯示,民眾對於這兩個商圈的4個知覺構面與休閒滿足之間都達到顯著的正相關。根據以上之研究結果,並提出有關忠孝和信義商圈在遊憩規劃上之建議。

都市街道特性與被搶恐懼感之研究

李素馨、張淑貞

犯罪恐懼感是對可能被侵害所造成不安的知覺與認知反應,人們會在環境中找出危險的信號,如黑暗隱蔽的地方會產生不安全感,而危險信號通常是由視覺所傳達。本研究採用不同的街道照片測量受測者的被搶恐懼感,並探討影響受測者被搶恐懼感的街道情境特性。測量被搶恐懼感的照片依行徑方式分為徒步、騎機車兩組,每組測量照片各50張,每張照片的情境特質包括:早晚時段、交通流量、周邊活動強度、是否接近交叉路口、兩側有無建築物、行走位置和方向(只測量徒步組)、路寬(只測量騎機車組)。受測樣本為中部某大學學生,共405人,研究依樣本所就讀科系分為空間專業、非空間專業。研究結果顯示:(1)時段、周邊活動和行走位置會影響徒步組之被搶恐懼感。(2)時段、周邊活動、交通流量和道路寬度會影響騎機車組之被搶恐懼感。(3)性別和空間專業背景會影響被搶感,而性別的影響高於專業背景。

都市景觀風貌改善對居民的景觀意象評估之影響

高育芸、李英弘

都市景觀除了明顯可視的實質外觀形式外,也蘊含著人們的記憶、經驗、情感以及片段印象,而這些抽象的內涵是城市的靈魂主宰,因此心理層次的意象探測是有意義且需要的。本研究目的是比較景觀風貌改善前後的景觀意象。以澎湖縣馬公市作為樣區進行實證研究,共計九處景觀地點,依據Nasar(1998)之意象評估理論,將意象力與喜好力兩個潛在構面,透過特殊性、明顯性、使用/象徵重要性、自然性、保養/文明性、開闊性、歷史重要性及次序等八個測量項目詞義相近的形容詞對,探討景觀風貌改善前後的意象評估。藉由照片作為輔助回憶之工具,以馬公市在地居民作為受測樣本,有效樣本為403份。研究結果發現人們對於景觀地點之景觀風貌改善前後有著不同的意象感知;而透過風貌建設的改善是有助於景觀意象認知的意象力及喜好力特徵增強效果,其中唯有歷史重要性特徵可能會有減弱的效果。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