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3期
論述健康景觀規劃之循證研究與發展
唐宜君、洪詩涵、葉昱辰、 董聿馨、張俊彥
本文探討景觀空間類型特徵與健康福祉的關聯性,包括環境對生理、心理層面及腦區活化反應的影響。首先說明親近自然對壓力調節、注意力恢復力和正向情緒的效益。接著列舉自然景觀、水域環境、鄉村環境和都市綠地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及相關支持性研究結果,並針對這四種景觀提出健康環境規劃設計原則,以連結研究與實務規劃。最後,本研究提出「健康智慧數據規劃設計流程」,協助專業者、設計者和決策者更深入了解環境與人類健康之關係,以制定適合當地的健康設計方案,故提出以循證研究為基礎之健康景觀規劃模式將有助於提高景觀規劃的品質,創造更有益於健康的環境。
從重要性績效分析(IPA)模式探討虎尾鎮地區行銷觀光魅力因子
郭彰仁、許亦萱、丁學忠
台灣雲林縣核心的虎尾鎮,自高鐵通車帶動發展,百年糖廠與古蹟散發吸引力,與現代建設新舊交錯,造就獨特魅力,本研究為了解地方觀光魅力因子與品質改善指標,運用「魅力工學」評價構造法及深度訪談,獲得虎尾鎮地方觀光產品之魅力因子萃取與歸納,並透過深度訪談、問卷調查及「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找出有利於當地觀光發展之重點。於110年03月07日至04月30日進行問卷調查,回收324份有效問卷,經分析後,遊客認為虎尾是個方便到達、旅遊安全、且居民及服務人員親切的地方,節慶活動、糖廠文化及歷史建物是重視滿意且可再加強的項目;對於住宿、產品服務及伴手禮較不重視,滿意度也較低,但認為更應加強交通與停車的需求,做出改善,以提高遊客的滿意度。希望未來政府單位、觀光產業等相關業者能參考研究結果,提高遊客對於虎尾鎮觀光的滿意度,帶動地方相關產業發展。
探討臺灣傳統芳香植物之熟悉識別與偏好差異性
謝喬伃、黃郁琇、林建堯
國內過去的嗅覺研究多以常見之芳香精油或植物著手,較少探討台灣傳統芳香植物。本研究使用三種台灣傳統芳香植物(晚香玉、桂花和玉蘭)的精油作為研究材料,藉以探討不同台灣傳統芳香植物氣味對熟悉度、識別度和偏好的影響。2022年12月間收集了50份問卷。以變異數分析發現,三種植物在受測者的熟悉度、識別度和偏好度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桂花的熟悉度和識別度顯著高於其他兩者,且有較高的偏好評值。質性資料發現,受測者對植物氣味的聯想隨不同台灣傳統芳香植物的氣味特徵而異,其反映出對感知與記憶的影響。植物氣味確實能帶來場景記憶,園藝療癒活動或療癒花園想要創造懷舊感時,可考慮使用這三種傳統芳香植物。